长江日报
长江日报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
往期回顾
返回目录

江夏30个托管服务点

开在“单位旁”建到“家门口”

    科创广场托管班的孩子们在“纸坊造”体验非遗手工。 

    金志颖 摄

    长江日报讯(记者杨晓雨)暑期,在江夏区科创广场托管班,儿童泡沫垫、图书角、教室等设施一应俱全,科学实验套装、积木等教具丰富多样。20余名孩子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,兴致勃勃地参与趣味课堂活动。这是江夏区今年暑期设立的30个托管服务点之一。

    “我们首次开设托管班,报名首日我就接到了80多通咨询电话。”科投集团运营部职工、托管班负责人金志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,在交通安全、防溺水等通用课程基础上,集团还整合合作资源,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了特色课程。例如,前往“纸坊造”了解非遗技艺,在灵伴科技戴上AR眼镜探索科学奥秘。“我们还有位体育学院毕业的同事,因此特别增设了乒乓球、篮球等课程。”

    科投集团工作人员董文福为7岁的儿子报了名。“每天先送他到二楼托管,我再上二十楼办公,非常方便,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庭的带娃难题。课程设置也很丰富,孩子经常回家开心地分享趣事。”董文福说。

    今年夏天,江夏团区委将暑期托管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精心组织、全力推进,经过科学规划和筛选,在全区设立了30个托管服务点。

    “今年不仅服务覆盖面和点位数量均创历史新高,且坚持需求导向,布点更精准。”江夏团区委暑期托管工作负责人周碧珊介绍,针对产业园区青年职工集中的特点,首次在中铁科工江夏基地、科创广场、阳光创谷产业园开设托管点。金口、安山、湖泗等南部偏远街道也增设了托管班,为留守儿童和乡村青少年打造“家门口”的“快乐驿站”。

    在中铁科工江夏基地托管班,班主任胡鹏介绍,托管班专门推出“童眼看企业”产业育人实践活动,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父母的工作日常;并组织前往武汉琴台大剧院、江夏区国安基地进行沉浸式研学。

    “往年我们自办的托管班基本上只起到了‘看孩子’的作用。今年团区委帮我们导入了区内职能部门和驻区高校的资源,课程种类变得更加丰富,受到了家长广泛好评。”胡鹏说。

    江夏团区委主要负责人苏成凤介绍,今年的托管班有“趣”又有“益”,通过联合区城管局、检察院、公安分局等职能部门,将专业力量引入托管课堂。精准对接湖北经济学院、武汉城市职业学院2所高校,招募68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,还创新招募了20名由优秀少先队辅导员、社区干部、爱心妈妈及专业教育工作者组成的班主任队伍,构成确保托管班稳定运行的核心力量。

    本版统筹:彭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