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日报
长江日报 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
往期回顾
返回目录

图书馆是我们对抗无知的重要武器

    《西方图书馆史》

    [美] 迈克尔·H.哈里斯 著 张远航 张瞳 译

    中央编译出版社

    在人类文明的漫长演进过程中,图书馆如同一座散发着点点光芒的灯塔,见证着历史的兴衰更迭,指引着知识传承与文明发展道路。西方图书馆的发展历程,承载着社会的变迁和人类的发展,其中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?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探寻西方图书馆背后的故事。

    ■ 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:从史前到中世纪的知识传承

    人类文明的记忆始于文字的诞生,而图书馆的历史可追溯至史前时代终结之际。在早期图书馆出现之前,远古先民早已建立起各种形式的图文材料收藏机构,包括神庙典藏、政府档案、商业记录和家族文件。其中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世界上最具启蒙性和进步性的地区之一,已经出土的20多万块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文书是已知最早的图书馆遗迹之一;古埃及的图书馆与王室和神庙关系密切,其馆藏以泥板文书和纸草书卷为主,随着象形文字的出现,书写记录逐渐保存在王宫和神庙中;古希腊文化的繁荣催生出了丰富多样的图书馆形态,成为当时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。

    中世纪早期图书馆的诞生源于古代世界崩溃后的文化危机。在罗马帝国初期,基督教徒们建立起自己的图书馆,后期因为帝国衰亡,社会动荡,修道院成为古典文化和知识的庇护所。8世纪下半叶,西欧出现了加洛林文艺复兴,查理大帝鼓励修道院和大教堂建立图书馆,文学和学术蓬勃发展,图书馆收藏了大量古代基督教和世俗书籍。从12世纪起,欧洲各大城市陆续出现了大学。最初的许多年间,大学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,学校的藏书主要依靠捐赠获得,随着藏书的增多,大学图书馆才得以形成。早期大学图书馆渊源于修道院图书馆,在早期大学图书馆中,书籍频繁被借阅,需要经常修补甚至更换,图书馆的重点工作在于维护可供使用的书籍,因此中世纪的大学图书馆可被视为最早的现代图书馆。

    ■ 图书馆是我们对抗无知的重要武器

    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文明史上的关键转折点,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,图书馆从修道院的缮写室逐渐演变为学者的知识工坊,成为近代公共图书馆的雏形。修道院地位因印刷术的推广而被削弱,富商、贵族和学者开始建立私人图书馆,不仅收藏宗教典籍,而且广泛收录古典文学、历史、哲学和科学著作。文艺复兴时期的图书馆不仅是书籍的储藏所,更是知识交流与传播的中心。从手抄本到印刷书,印刷术的推广彻底改变了图书馆获取书籍和传播知识的方式。

    自16世纪以来,图书馆长势惊人,在所有的现代图书馆中,首屈一指的是国家图书馆,它们代表了各自国家最好的藏书。与此同时图书馆在不同的大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。一些大学设有大型的中心图书馆,而另一些大学则设立各个学院的图书馆。公共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,19世纪下半叶先是在英美两国,后在其他国家兴起,尽管各国的公共图书馆在规模与功能上各具特色,但它们始终是各自国家最“受欢迎”的图书馆,广泛服务于社会大众,影响力远超其他图书馆。

    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,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形成,学者们开始对图书馆的管理、分类、编目、服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,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。图书馆见证了思想的碰撞与学术的进步,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知识和智慧。当今正处于数字化时代,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,其作为知识殿堂的核心价值始终不会改变,将继续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闪耀着光芒,引领我们不断探索未知,追求真理。

    (长江日报记者马梦娅 整理)